彭潇霞,1977年生,女,汉族,新疆乌鲁木齐人,中共党员,硕士研究生,副教授,研究生导师,研究方向为声音艺术、纪录片创作和音乐传播,曾获自治区“优秀文艺工作者”称号。在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9篇,在中国文艺网、《新疆日报》《中国艺术报》发表多篇文艺评论文章。主持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计划青年项目《论新疆维吾尔族木卡艺术的电视传播》、自治区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《“三全育人”视域下团队合作模式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究——以<影视声音创作>课程实践教学为例》、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学重点学科科研项目《音乐在中国杂技表演艺术中的功能与应用刍议》等4项,参与自治区文艺扶持激励资金项目广播剧《紧急接力》的录音工作。
创作作品获多项荣誉与奖项,录制广播连续剧《喜喜连长》获兵团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“五个一工程”奖,录音制作原创广播连续剧《永远不分离》出版发行并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播出,制作广播剧《时间的声音》在新疆广播电视台、新疆日报石榴云播出。带领团队参加“奋进新时代”主题成就展,并担任新疆展区讲解员领队,团队成员获国家级或省级荣誉证书。指导学生配音艺术作品、纪录片作品等获得十余项国家级及省级奖项,其中作品《柯尔克孜驯鹰人》在第11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获最佳作品奖,作品《沂蒙深处有人家》《彩云深处》《青空下的约定》在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分别获最佳长纪录片奖、乡村振兴短视频单元获最佳作品奖、短视频单元获三等奖等。